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

宝宝语言发育迟缓,罪魁祸首居然是这样的

2017-09-06  东方启音  浏览:10732

  我邻居有个小姑娘叫花花,现在三岁左右。每次外出的时候遇到她和她妈妈,小姑娘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,白净净的皮肤雪磁一般漂亮,大大的眼睛因为笑容而完成了一道小月牙,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,可爱至极。我也特别喜欢她,只要有时间就会逗留一会儿和她玩玩捉迷藏或者挠痒痒,她总是笑的嘎嘎嘎嘎的,声音清脆响亮。不过我发现如果问她交流些什么的时候,她就会躲到妈妈怀里不出来。我以为是小姑娘天生害羞,所以也没有过于关注,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使然,不能统一概论的。只是以后再遇到心心的时候我就玩一些肢体上的游戏,少一些问题好了。

宝宝语言发育迟缓,罪魁祸首居然是这样的

  昨天下午去接我家大宝放学,收到老师校信通说因为雾霾红色预警,原计划在班里进行的元旦联欢取消,全校停课一天,再加上元旦假期,一共是四天。大宝一路又是哀叹,又是兴奋,哀叹元旦的联欢他好容易才鼓足勇气报了节目结果又取消了;兴奋一下子四天的假期可以好好嗨皮。我们就这样一路说说笑笑的走到单元楼拐角处,就看到心心妈妈迎上来,欲言又止。

  我见状就让大宝先回家,然后和心心妈妈在小区的观景亭坐下。果不其然,花花妈妈特别苦恼的给我说起心心的问题来。

  花花一路成长,几乎是花花妈妈一手带大的,事无巨细都特别操心,甚至于为了花花,辞去了自己之前特别有前景的工作,专职陪伴花花。而花花呢,一直以来什么都好,就是体质有点差,而且两岁多了,能说的话特别有限,吐字还含混不清,像是嘴里含着东西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起玩的时候,花花总是爱笑但不爱说话的原因。

  花花妈妈早就发现这个问题,可是花花的奶奶总是不在乎的说,他们老家有个说法,叫贵人语迟。越晚说话的孩子,越金贵,以后说话都是有分量的主儿。所以花花妈妈就一直想着再等等看,毕竟除了不爱说话以及吐字不清之外,也没有什么其他异样。

  可是这过了年,花花就要去小托班了。如果孩子还是一直这样不愿讲话就是大问题。所以花花妈妈实在不放心,就带着花花去医院检查,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。检查结果下来,花花的一切生理机能正常,没有任何异样。花花妈妈一边是放下了心,一边又百思不得其解,既然正常为什么花花会这样?后来再和医生交流的时候,医生询问起花花的一路成长经历,包括花花妈妈的生育过程等等,然后就聊起了花花的饮食问题。

  花花是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加辅食的。为了能更好的消化,花花妈妈把食物做得很精细。她买了各种榨汁机,辅食料理机,大多数食物都打碎捣烂。蔬菜泥、果汁、营养米糊,鸡蛋羹……花花经常吃的几乎都是糊状食物,一直持续到一岁多。到后来,花花妈妈发现如果给花花喂较大较硬的食物时,她直接就吐出来。既然如此,她又担心花花营养跟不上,所以只好继续给花花吃流质、糊状的食物。到现在还几乎如此。

  医生因此得出结论:花花吃东西过于细软,是她体质差、说话不清楚的根本原因。

  花花妈妈将信将疑,因此特意想问问我,真的是这样吗?

  给孩子吃细软的食物会让孩子的咀嚼能力退化

  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,正是锻炼咀嚼能力的关键期,所以才要给孩子吃好辅食。如果喂养过于精细化,食物过于细软,孩子吃得不费力,根本用不上牙齿、舌头和口腔的协调配合,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,口腔和牙齿的发育也会迟缓。

  孩子经常吃流质食物,一旦适应,就不愿意费力咀嚼,给她吃大块的食物,她就会拒绝。

  咀嚼能力退化直接影响语言发育

  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,舌头、牙齿、上下颚、面部肌肉,以及整个口腔都是在协调配合的。如果咀嚼能力没能得到锻炼,整个口腔、面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都会受到影响。

  而宝宝在学习吐字发音的时候,需要唇、舌、下颚,口腔肌肉的互相协调。所以心心的语言发育迟缓,跟她的咀嚼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息息相关。

  孩子语言发育的时候,最应该注意什么

  咀嚼能力的锻炼要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节奏,要循序渐进地给辅食增加“难度”。

  比如,在宝宝七八个月大时,主要依靠舌头来碾碎食物,糊状食物可以逐渐过度到煮得比较熟的粥、面以及比较软但需要咬和嚼的半固体类食物;等宝宝过了一岁,宝宝牙齿逐渐长出来后再添加米饭、包子、馄饨等。等宝宝两岁,吃的东西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食物了,流质食物不能再成为宝宝饮食的主体部分,而是补充。

  当然,孩子的语言发育是综合方面的原因促进,而不仅仅与长期食用流质食物有关。比如可以掌握好宝宝语言发展在每个阶段的关键期。

  0-6个月的宝宝

  虽然不会说话,但是宝宝会从外界吸收词语并在大脑中形成记忆,并且语言会同情感形成紧密的联系。这就要求,父母要利用日常生活中一切可能的机会,来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。喂奶、换尿布、散步等等,都是父母通过语言与宝宝建立情感纽带的大好时机,可以帮助宝宝学会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,建立对语言这一工具的最初印象。

  1岁左右的宝宝

  1岁的宝宝,开始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与情感。父母应当鼓励他们表达,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,既不要打击他们的表现欲望,也不要强迫他们说话。

  当宝宝的发音或表达不正确时,父母应当示范用正确的说法,要让他知道哪里不正确,正确的应该怎么说。如此反复,他就可以进行正确的表达了。千万不要“耻笑”他们不规范的语言或者苛责的要求他们使用正确的表达。

  2-3岁的宝宝

  此时宝宝已经可以同他人交流了。注意家长不要再用“吃饭饭,做车车”之类“童语”和宝宝说话了,应使用成人语言和他们交流,让宝宝学习语言规范的用法。另外,要多鼓励宝宝与他人说话,增强其对语言的认知能力,懂得不同社会角色的语言方式。

  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:大人说话声音不能过大,不要使用暴力语言,否则容易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。

  按照平日里我对心心母女的观察,心心妈妈有些过于强势和太保护孩子,导致心心内心对自己的认可度不够,对妈妈的依赖性非常强。

  就像平日里我和花花说话的时候,花花会害羞的躲到妈妈怀里,而花花妈妈也总是会直接向我解释说“孩子太害羞”;而从来不是鼓励心心勇敢一些进行正常的沟通。作为妈妈,给孩子贴上了“害羞”的标签,又为孩子的不表达找借口,这样下来花花当然更没有勇气和别人沟通交流了。

  另外也总是会听到花花妈妈指挥着花花玩这、玩那,或者不能玩这些、不能玩那些的声音,完全是命令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。

  所以像花花这种情况,一来饮食上要尽快调整,二来花花妈妈要先为花花树立信心,让孩子有自己可以做主的空间,耐心的教会孩子如何与人沟通交流,另外多进行一些亲子阅读,丰富孩子的语言底蕴,同时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。